首页 总结 初中的历史考点总结(实用13篇)

初中的历史考点总结(实用13篇)

 2024-03-20 12:10:48    admin  

初中的历史考点总结 第1篇

人类的形成

1.人类的出现:

猿类——正在形成的人——完全形成的人——人(猿————人)。

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

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2.人类的进化:

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四个阶段

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

晚期猿人——印尼爪哇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

早期智人——德国尼安德特人、中国丁村人;

晚期智人——法国克罗马农人、中国山顶洞人

3.人种及分布:

白色人种——欧洲、北美洲、澳洲 ;

黄色人种——亚洲 ;

黑色人种——非洲、南美洲

4.氏族社会:最初是母系氏族社会,随着生产的发展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母系氏族社会:群婚,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财产公有,以采集和鱼猎为生。家务劳动为主,妇女在社会中站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社会:婚姻相对固定,子女“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从事犁耕业和畜牧业占主导,出现商品交换和私有制,部族和首领是男人。

5.原始人群居生活的原因:生产力低下,生产工具原始,物质相当匮乏,只有依靠集体才能生存。

6.比较:父系氏族社会代替母系氏族社会的原因及后果。

相同点:

⑴ 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⑵ 都实行财产、分配公有制。

不同点:

⑴母系氏族社会妇女在社会中站主导地位;父系氏族社会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⑵母系氏族社会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父系氏族社会子女“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⑶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出现了私有制和奴隶制,原始社会解体。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1.四大文明古国

古埃及(前约35)——尼罗河流域——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权力与尊严的象征

古巴比伦(前约3500年)——两河流域(“新月沃地”)——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

古印度(前约2500年)——印度河、恒河——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古中国(前约2070年)——黄河、长江流域——分封制

2.古文明与大河的关系(大河文明的自然条件)

气候湿润,地势平坦,日光充足,适合人生存;大河定期泛滥——提供水源和肥土,利于农业生产。

3.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4.种姓制度:在雅利安人侵入印度的过程中形成。社会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下一等级不得从事上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的等级不得通婚。 影响: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

西方文明之源

1.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迈悉尼文明

2.古希腊繁荣的成邦:雅典、斯巴达

3.雅典城邦的自然条件: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气候湿润,适宜种经济作物。

4.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

原因:伯利克里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内容:扩大公民权利,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5.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繁荣的表现

政治上, 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经济上, 奴隶制经济高度繁荣;

文化上 文化昌盛。

6.斯巴达成邦:崇尚武力,实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制度。

7.罗马共和国的兴亡

(1)罗马历史发展线索

罗马城(公元前8世纪)——罗马共和国(公元前5)——称霸地中海(公元前2世纪)——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帝国分裂(395年)——西罗马灭亡(476年,欧洲奴隶社会结束)

(2)主要战争及战役

布匿战争(罗马——迦太基) 坎尼战役以少胜多

(3)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_;公元前27年,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建立罗马帝国。

8.奥林匹克运动会历史沿革:最初举行赛会祭神,前776年—394年共举办290多届。现代奥运会开始于18,每四年举行一届。在希腊雅典举行,在中国北京举行。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1.一世纪前后,出现奴隶制国家;5世纪大和统一了日本。

2.七世纪中期,日本改革派发动宫廷_,孝德_颁布新诏书,参照中国的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重要人物:中臣廉足

3.大化改新的内容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_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经济上 收回贵族土地为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定期收税。

大化改新的作用: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4._教的产生:公元6,_在麦加创立了_教;

622年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622年是_教历元年。

5._教建立的作用:尊重一神“真主”_,反映了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_教是一种宗教、政治、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

中古欧洲社会

1.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日尔曼人建立了法兰克王国。

世纪,宫相查理·马特进行改革,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规定得到土地的人必须为封建主服兵役。

3.改革后果: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即:帝王—大封建主—小封建主—农民。

4.公元1世纪,耶稣创立了基督教。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基督教会成为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主要事件:751年宫相“丕平献土”,使教权凌驾于皇权之上。13世纪,教会建起“宗教裁判所”。

世纪,欧洲出现了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如:威尼斯、牛津、曼彻斯特。

6.由于西欧城市是在教会或封建主的领地上产生的,封建主对城市市民加强剥削,使阶级冲突日益尖锐。12世纪,法国琅城的城市市民与封建主展开了10年的斗争——市民争取城市自治权。

7.早期资产阶级的产生:西欧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市民阶级(手工业者、商人、银行家)中的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装备了条件。

世纪中期,定都君士坦丁堡的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著名建筑有圣索非亚大教堂。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1.希波战争:公元前6世纪,古代伊朗地区建立了波斯帝国。前5世纪,波斯帝国三次出征希腊,最后希腊战胜波斯,史称希波战争。

为纪念希波战争——马拉松战役中的长跑英雄菲迪皮茨设立了马拉松赛跑。

2.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国发展起来,并控制了希腊。_继承马其顿王位,史称_大帝。他出兵东征,建立地跨欧、亚、非的_帝国,定都巴比伦。

3._东征的影响: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印度文明)。

4.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罗马帝国,多次发动战争。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5.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一方面充满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透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6.罗马帝国与中国的交往:丝绸之路 中国丝绸;甘英出使大秦。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1.阿拉伯数字:前身是印度梵文的字头文字(即:阿拉伯数字的创造者是古印度人)。阿拉伯人加以改造,12世纪初,传到欧欧洲。16世纪,与现在的写法基本一致。

2.亚欧商业往来的途径:丝绸之路

3.阿拉伯的辉煌文化:创立完整的代数学;巴格达医院院长阿齐斯写成外科医学著作《医学集成》;医生依本·西拿著有《医典》。

4.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到中国元朝大都任官,游历中国大江南北,返回后完成《马可·波罗行纪》。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

初中的历史考点总结 第2篇

一、学会听课

用新的方式听老师复习阶段的辅导课。复习阶段听老师讲课,听什么?听思路,听提炼,听挖掘,听补充、听小结,听解题方法的指导。听课过程中,一有所得,当即记于课本天头地脚处,以供备忘,正如“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二、学会课后自己整理教材

在历史能力测试中,分成两个部分:一是闭卷的选择题;一是开卷的材料分析题。主要考察同学对历史史实的认知和迁移以及运用基本的历史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千变万化的能力测试题都离不开考察你对教材的认识。所以,要以不变应万变,抓住教材为本。在整理教材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方面:

(1)知识主干化。在知识结构的框架下,记住其中的主干知识,不要孤立的记忆它。所谓的主干知识,是指按课标要求掌握的重大历史事件(或人物)的内容和影响(或作用)。表现在课文中,即是每一课子目的核心内容。这些内容不多,记住的目的是为了突出重点,并能由此而链接更多的知识点,提高对知识的积累量,进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效力,以及准确性。这部分往往会在闭卷的选择题部分来考察。

(2)知识线索化。在对每一单元知识结构整理的基础上,联系比较上一单元和下一单元的知识,整理出本册书的知识线索,这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在知识线索下,加强对知识因果关系的理解,有的事件是一因多果,有的是多因一果,有的是一因多果等等,注意全面、辨证、多角度地分析。并要注意这些历史对今天社会建设中的启示。这类知识一般在开卷部分以材料为载体多重设问来体现。有的同学往往认为历史考试中有很大部分是开卷的,所以没必要抓教材,殊不知,在考试中时间紧,如果对教材没整体认识和熟悉,根本没法在短短的时间内完成检测内容。因此,教材知识的线索化这个环节尤其重要。

(3)注意教材中的插图、文献材料和注释和课文中补充的小字。课文中的插图:可以用来加深对课文中相关知识的理解。首先,要善于观察,抓住其中隐含的历史信息。其次,掌握一些识图的技巧,如,注意地形图中的图示含义、线条的走向和古今地名国名的变化;了解人物图中的神态;发现景物图中的细节和特征等。文献材料:一般在课文中用黑体字表现,它是史实来源的第一手材料或第二手材料,学习时,注意其出处,联系课文相关内容,解读其中语句的含义,这样能帮助我们提高阅读能力,形成论从史出、史证结合的学习方法。小字部分往往容易在检测中以材料的形式出现,考查学生的归纳和知识迁移能力。这个环节的培养有利于我们在考场上把没见过的材料与我们所学的知识结合起来。

三、注意历史复习中的记忆方法。

许多历史知识需要记忆。有好的记忆方法,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历史知识的记忆法很多,最常用最有效的记忆方法有以下几种:浓缩记忆法、图示记忆法、数字归纳记忆法、联想比较记忆法。

初中的历史考点总结 第3篇

关键词: 高效课堂 现状 形成原因 作业设置

伴随着新课改的春风,高效课堂理念深入人心。力求课堂效率的最大化是高效课堂最重要、最迫切的课题,作业设置的有效性是其中关键环节。作业设置是教与学的枢纽,是师与生教学交往的桥梁,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保障。但是,传统作业的设置形成的许多负面现状,成为高效课堂飞速发展的桎梏。初中历史作业的设置亦然。

一、初中历史作业布置的现状

本人根据十几年的初中历史教学经验,认为传统的初中历史作业的布置重于动手书写,动口和动脑的作业几乎是盲区,其有效性不能得以体现。具体现状有下列四种:一是作业的布置流于形式化,只是单纯的抄写知识点或做课堂笔记;二是作业布置或求简单化,仅仅做课后的1—2个选择题或一个材料题;三是作业布置或题海化,网上下载成套习题,不加甄别下发给学生完成;四是作业缺失创新性,动口、动脑和探究类的作业几乎为零。

传统作业的布置容量庞杂,模式单一,层次单调,内容枯燥乏味,缺失必要的学生主体的针对性,忽略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多元化需求,挫伤了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初中历史教学上最为严重的学生厌学的负面现状的产生,历史作业也失去了有效性。

二、传统历史作业布置形成原因

1.传统观念下的“狭隘作业观”导致的必然结果。

狭隘作业观认为作业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职能的空间在课后,是帮助学生记忆、吸收、消化和存储知识,是课堂教学的巩固和拓展延伸。殊不知,这种情况偏重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却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忽视了对于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更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传统作业的布置让学生缺失了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的过程,进而丧失对历史学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现行评价机制下的“分本位”观念留下的必然症结。

(1)中国的现行评价机制依然趋于传统。以分数定能力,高校按分录取学生,成为基础教育的指挥棒。成绩定终身是中国应试教育的一大缩影,获取高分并培养优生成为农村学校成名和获奖的终极手段。历史作业布置的终极目标是获取高分,历史作业的职能均衡只能成为一种奢望。(2)在这种机制下,主管部门要考核学校成绩,家长要提高学生成绩。于是,历史作业的布置,因为分数而死记硬背,忽视能力弱化情感,从而制约学生的良性发展,让其失去综合发展的良机。(3)面对现行评价机制,教师面临主管部门、学校、家长、社区、学生的巨大压力,作业布置成为分数奴隶的同时忽略对学生能力、创新、发散思维的培养,进而让高效课堂流于形式。

3.初中阶段现有考试制度的“地区性摇摆”带来的必然尴尬。

这种摇摆性的尴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考试政策的不稳定导致学科总分的变化。二是各科总分的不均衡带来的限制。以本地区为例,本人从教十余年,学科总分发生四次变化:(1)语、数、外在中考中均占120分,历史不考(0分)。(2)语、数、外在中考中均占150分,历史仅占40分。(3)语、数、外在中考中均占120分,历史仅占60分。(4)语、数、外在中考中均占140分,历史仅占50分。这样,则使历史学科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学生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大科的作业中。再加上长期以来,历史作业模式单一,缺乏层次,不能满足学生的个体需要,也不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从而使高效课堂的构建成为美丽的泡影。

4.人为因素的“分科”导致时间分配的科学化“潜规则”的必然后果。

学科总分的多寡直接导致科别之间人为用时的巨大差异,具体表现于三方面。一、时间安排的差异:某寄宿学校的学生早读时间安排表,总共50分钟,外语30分钟,语文20分钟,历史没作安排。二、课程设置的差异:语数外等“大科”每周除按课标设置课程外,又额外加设艺术、劳动、音乐等课(只要备课则可),历史仅有课标要求的2节课。三、作业与检测的差异:大科作业实行“5+5”制,历史作业仅有课标要求的2次。平时大科检测实行周测、月考、期中、期末总结制,历史只有期中与期末类终结性考试。

三、初中历史高效课堂中有效作业的设置

历史作业是检验教学的重要载体,其最重要的内涵是有效性。按照课标要求历史教师在开阔视野的同时,更要注重作业设计的人文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甚或是挑战性与综合性。显然,传统历史作业的重复、简单机械、枯燥乏味、因循守旧,甚至不顾学生个性差异,作业布置“一刀切”的现象,已经不适应历史高效课堂的需求。那么,高效课堂中的有效性历史作业到底怎样设置呢?

笔者结合十几年的教学实际经验认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有效性作业设置应具备科学性、可行性、多样性的特点,应给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空间。其具体表现于四个方面。

第一、任务型作业。这种作业是以任务为导向,以活动任务为载体的学习实践活动,具有目标性、活动性、开放性的特点。这类作业紧扣课标,形式多样。其一,按完成作业方式划分:①朗读类作业,记诵课标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必须的重要知识;②书写类作业,完成任务作业需求的填空、选择和材料题等;③思考类作业,具有交叉性特点,需要学生思考、互动协作完成。其二,按实现作业任务的时间和功能划分:①课前预习作业,知识学习前置,提高课堂效率;②课堂检测作业,落实基础,提高技能,强化能力;③课后巩固作业和双休日作业,巩固提高,反馈回授。

第二、体验型作业。该类型作业是以课堂教学为本,以学生实践活动为载体而设置的作业,具有体验性、反思性、提升性的特点。这类作业紧扣教材,方式新颖。其一,创设情境。学生模拟历史人物,再现历史事件的情境,激发学习积极性。其二,实地调查。制定研究计划、具体方法,对历史遗迹、人物等实地调查,对比教材得出结论。其三,搜集信息。其渠道有:查阅图书、网上搜索、民间收集等。

第三、探究型作业。该种作业是以深化、提高、发散为重要特征,以学生的探究互动为平台而设置的作业,具有互动性、个性化、创新性的特点。该种作业紧扣课堂,模式开放。其一,历史性知识探究。学生针对课堂中相关的历史人物、事件等提出的看法、启示、办法等。其二,现实性知识探究。学生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对现实所产生的借鉴和指导进行探究、归纳、互动。其三,前瞻性知识探究。学生结合所学的历史与现实等知识,针对未来,发挥个性,提出质疑,寻求合作,拓展延伸。

第四、“角色”型作业。这类作业是以学生现有的知识为基石,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控为平台,代替老师而设置的作业,具有层次性、前瞻性、拓展性特点,这类作业紧扣学生的扮演角色,灵活多变。其一,布置作业。①预习作业,②课堂作业,③课后作业等。其二,设计试卷。①课课练,②单元练,③综合练等。其三,上一节课。①新知探究课,②知识梳理课,③活动课等。当然,还有其他方面如协作型作业、创新型作业等,不再一一枚举。

四、初中历史有效作业的设置应该注意的问题

初中历史课堂中有效作业的设置,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这一中心,但根据学生实际应该注意以下四点问题。

第一、层次性。中学生有其身心发展特点,有个性差异。我们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作业设置要有层次。①A类学生达到较高的作业目标,做好相应练习。②B类学生完成基本的作业目标的同时,鼓励参与较高的作业目标。③C类学生完成基本的作业目标则可。如此,既张扬了学生个性,又未造成“一锅煮”的现象。

第二、针对性。作业设置的针对性,体现于学生的自我表现和展示上。①A类学生展示作业逻辑性强、作业系数小的习题。②B类学生完成中等的习题。③C类只完成基础习题。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兴趣,又可以让其学有所得,借此激励学生的竞争性,增强学生自信心。

第三、评价性。作业设置的有效与否,其落脚点是评价性。①A类学生完成所有目标习题,且要工整,则考评为优。②B类学生要完成较高目标习题,书写工整,则考评也为优。③C类学生只需完成基础的目标习题,书写工整,可同样为优。评价对学生的学习相当重要。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第四、实际性。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中学生因自身的学情不同,完成作业的能力和度也有所差异。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控熟练度。②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度。③注重不同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度。对此一定要区别对待,以防有效作业的设置偏离高效课堂的主航道。

构建高效课堂,有效作业的设置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但是,传统的理念和狭隘的作业观也确实让高效课堂的构建产生了误区。笔者结合十几年的历史教学实际,指出初中历史教学的传统作业现状,通过理性的思考,分析成因,提出作业设置措施,希望能给新课改稍添薪火,给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以微薄的推动和借鉴,让新课改有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刘克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案例式解读.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3,(第1版).

[2]_.历史教学的新视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第1版).

[3]张静,李晓风.历史学习方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第1版).

初中的历史考点总结 第4篇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1)工业革命的开始——珍妮机的问世(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棉纺织业)

(2)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动力问题,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2)工业革命在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促使世界面貌发生了变化

(3)工业革命还引起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的变革,产生了两个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4)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时间:19世纪中后期)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电力的广泛应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汽车和飞机;化工技术的发展;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垄断组织的出现(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建立。(19世纪末20世纪初)

5、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在交通领域: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火车、轮船,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汽车和飞机

在社会结构: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了两个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垄断组织。

在世界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6、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初中的历史考点总结 第5篇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现状 问题 对策

历史绝不是过去,学习历史也不仅仅是了解过去。初中历史教学是提高素质教育的必要部分,是人文精神的必由之路,更是培养学生人格和价值观的关键。因为初中历史教学既要教授基本历史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正确个人价值观,特别是现实运用能力,不仅要学好历史更要用好历史。但是由于升学至上的错误观念的存在,初中历史教学常处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地位,甚至有的学校没有这门课程。因此,初中历史教学存在很多问题,亟需改革。

一、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

初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使初中历史教学有了一些变化。教师们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方式,积极运用诸如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丰富了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历史教学的效果,但是仍存在许多问题。

1.历史教师资源匮乏,历史课长期被占用

当今社会,只要升学率高就是好学校,就会有生源。于是,衡量一个学校好与坏就只有一个标准――升学率,只要升学率有了,学校的声誉、效益等一切就都有了保障。因此,学校领导只重视中考三大项,对它们一路绿灯。而占总分比例较少的历史科则置之不问,甚至砍掉该课程为主科让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甚至连一些教师都认为历史是可有可无的科目,用心教历史全是徒劳、虚名。长期以往便形成了学校无历史课,无专业历史教师的局面。

2.学生缺乏学习历史的激情

历史绝不只是过去的历史,它与现实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而现实中历史教学仅限于课本里固定的知识,脱离现实;学生学习历史也只是为了考试,历史学习成了死记硬背的任务,根本没办法与现实社会相联系,更不会以史为鉴,毫无学习激情可言。

3.历史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设备陈旧

目前,历史教学的主要模式仍是“复习――讲新课――化重点”,通过简单的讲授使学生在短时间内系统、全面的学习书上内容,并掌握重点。但是该种模式存在对基本知识点的偏差,学生掌握的知识也不成体系,而且易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常常形成填鸭式教育。

除了历史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设备的陈旧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甚至影响了历史教学。目前,大多数学校经济困难,资金投入无法满足教学设施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受冷落的中学历史教学设备投入更是少得可怜。有的学校没有历史教师的电脑,也没有史地多媒体教室,更没有与历史有关的图书预览室,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二、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对策

初中历史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历史基本知识,更要培养学生个人价值观、历史思维能力和现实使用能力,尤其是归纳、分析、语言表达等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尤为重要,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历史学科的现实性、实用性,才能真正做到以史为鉴,读史明志。基于此目的,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转变历史教学观念,提高历史教师素质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使学生健全人格的生成,使受过教育的人生活的更具有意义,更能为其他人和社会做贡献。而历史教学正是以人类历史来丰富学生的智慧,完善学生的人格,是促进人类生命发展和完善的学科教育,因此我们应该转变观念,不能以升学为标准衡量学科作用,应该树立持续发展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个体为主体,在历史教学中注入生命的含义、时代的感觉,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生命所在,智慧所在,人生价值所在。其次,学校还应提高历史教师素质,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以调动历史教师讲课的积极性,使历史教学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初中历史教学不仅要注重基本知识的传授,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现实运用能力,尤其是归纳、分析比较、表达的能力,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教学中来,通过对历史故事情感的培养,对历史史实横向的比较,对历史人物正确的评价等多种途径,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变被动为主动,从而达到学习历史,为我所用的目的。

3.更新历史教学设备,构建新的历史教学模式

新历史课程的实施必然会带来历史教学的改革,为了更好的教授新课标,贯彻执行新课标的精神,对于构建新的历史教学模式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自主教学模式

自主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引导学生自我出题、抽选答题、自行评卷、共同总结。学生在出题的过程中学习历史知识,在答题的过程中检查所学知识,在评卷的过程中再次温习,在总结的过程中掌握重点、难点问题。

(2)问题情景教学模式

问题情景教学模式,是从历史背景出发,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情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历史环境,置身其中有利于深入讨论,充分理解,让学生在争论中增长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3)多媒体历史教学模式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21世纪,历史教学改革更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量大、简洁灵活、动态感强、传递迅速、形象直观、声画皆备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更好的处理历史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特别是有利于历史教学中创设情境,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同时也是加强信息技术和历史学科的整合。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使历史丰富生动的直观体现出来,更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把握历史理论和内容,有利地推动了历史教学工作。

4.注重历史与其它学科的互相渗透

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必须注重历史与相关学科的结合,比如,地理、文学及一些政治常识。这不仅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有助于历史教学内容本身品质的提高以及学生学习历史积极性与兴趣的增强。日常的历史教学中,千万不能因为赶进度或者应付考试,只让学生划划、背背,虽然在考试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失去了历史教学的本质意义。这样不仅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还不利于自身成长。所以,笔者建议在历史教学中要用多种方法,学贯中西,博采古今,从而吸引学生喜欢你的历史课,同时要渗透教育的意识,把历史教学变成国情教育、思想教育、素质教育。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历史教学变革带来的惊喜和成功,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因此,我们必须在改革中不断地实践、探索、总结,以期最大程度地发挥初中历史教学的功能和作用。

参考文献:

初中的历史考点总结 第6篇

初三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1、文艺复兴

时间:14世纪前后

地点:意大利

原因:最早出现资产阶级生产关系

思想:人文主义思想

实质: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人物、成就:但丁[意大利]诗人(《神曲》)

达芬奇[意大利]艺术大师(《最后的晚餐》、《蒙娜利莎》)

莎士比亚[英国]文学巨匠(《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利叶》)

意义: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开辟

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经济的出现

过程:

(1)1487年,葡萄牙的迪亚士从葡萄牙往东航行,到达好望角。

(2)1492年,哥伦布(意大利人)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到达美洲。

(3)1497—14,葡萄牙人达?伽马(葡萄牙支持)到达印度等地

(4)1519—1522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完成了环球航行。

影响:

(1)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对世界影响)……

(2)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资本主义发展影响)

(3)资本主义市场开始形成

(4)证明了地圆学说(同学补充,非重点)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背景: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新兴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时间:1640—1688

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开始标志:1640年议会的召开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文献:《权利法案》(革命后颁布)

结果: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国家

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产阶级扫清了障碍,推动了世界的历史进程。

革命特点:时间长、过程曲折、妥协(不彻底)

4、美国独立战争

原因:

(1)英国希望北美殖民地永远做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竭力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

(2)殖民地人民强烈不满,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3)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原因)

时间:1775—1783

开始标志:来克星顿枪声

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

:北方的工业资产阶级和南方的种植园主

结束标志: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文献:《独立宣言》(革命中颁布)《美国宪法》(革命后颁布)

结果:建立了联邦制资本主义国家

意义: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到了推动作用。

初三历史学习方法

初三历史学习方法—要有主动性

在不靠别人督促,不在外力推动下学习。认清学习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地、坚持不懈地学习。有计划地安排学习内容,做到课前认真预习,对老师要讲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对于疑难问题做出记号,等到老师讲解时集中精神听。对待作业能够独立地、按时完成。历史学习就会日渐提高。

初三历史学习方法——进行预习

预习主要是知识准备,即上课前独立地自学好上课内容。在新授课的这段时间里,这是最重要的学习环节。开学至今,历史课用的学案中的“预习导学”部分,要求是提前自己独立完成。

初三历史学习方法—提高课堂利用率

历史学习中要想记得多、记得牢,关键在于理解,因为只有真正理解了的知识才不会忘记。上历史课和上其他课一样,一定要专心听讲。历史老师的授课,主要侧重于重点、难点的分析、隐性知识的得出、知识之间的联系等,这些都不是同学自己可以完成的。所以在课堂一定要认真听讲。

初三历史学习方法—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

最起码要建立起自己的时空观念,形成历史时间线索和空间线索。历史时间的记忆一般是学生苦恼的,其实除了重要事件的时间需要确切记忆,大部分历史事件只是有个大概的时间也就可以了,很多学生就是因为苦于记忆历史时间而丧失了历史学习的兴趣。

初三历史学习方法—善于归纳总结

学生对历史学习畏之如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喜欢记忆一些意义啊影响啊什么的,因为这些知识往往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甚至是整整一大段。而这些知识又是历史学习至关重要的,是历史学习得核心东西。学生在学习时可以将这些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九年级历史学习方法技巧

首先,还是要做好预习、听讲、复习这三个步骤,虽然是千篇 一律的建议,但是要真正完成,还是需要持之以恒的。课前认真预习可以让学生对新课里要讲到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等有一个大概地了解。另外,学生可以在预习的时候找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进行解疑。上课认真听讲,这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关键。在听讲时还应学会记录一些重点内容,将这些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如重复多次的内容,课本中一些思考题的答案等等。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中用记忆来获取历史知识时学好历史的第一步,众所周知,想要把知识记在脑中,记忆是首要的,其次就是理解和运用,所以要学会把握记忆方法。在学习历史,可以先去理解课本上的某个历史事件,然后再去背诵其接下来的人物、概念、过程和时间等。在记忆复杂的年代地点人物和事件时可以尝试一些新的方法,例如整理出一条线索,找出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弄清每件史实的前因后果。

从初一到初三的历史知识信息量非常大,中考涉及面又广,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快速、准确地记住这些历史知识呢?在初中历史学习方法中,为了突破记忆难关,首先我们要反复记忆,持之以恒。人的记忆是有一定周期性的,学习后出现遗忘是一种正常现象,为了避免遗忘,我们要不断变换角度,进行思考性的记忆。然后学会归纳比较,总结分析,加强对所学重难点知识的理解。最后提纲挈领,把握全局,即清晰地把握课本内容的连接、线索和事件范围,从宏观上把握课本内容。

为了验证知识掌握的熟悉程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要适当地进行练习,检测自己对知识的把握程度。历史的学习是枯燥冗长的,唯有将它作为自己的一种阅读兴趣,带着目的去阅读和记忆,才能真正学好历史。

初中的历史考点总结 第7篇

用心去理解认真学习课本

课前,采取积极的学习态度,有计划地学习每门课程,要注意做到课前认真预习,对老师要讲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对于疑难问题做出记号,等到老师讲解时集中精神听。学历史其实是不用死记硬背的,只要带着心去看课本,认真多看几次课本,记清事件的背景、过程和意义,理清历史线索就可以了。上课要专心听,多记,多背,对一些历史年代要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来记忆。掌握问答题时,首先要对历史事件的背景有个清晰的了解,再运用所学过的知识作答,做到理解记忆。

课堂学会技巧性消化

要做到熟练地掌握历史知识,一是对课文要做到全面而深入的理解,二是平时要认真记录好老师提出的重点内容,三是有很多学生不注重平时的记忆,只是将老师上课的内容记录下来,待到考试的时候才去开卷翻书,这样往往由于不熟悉知识点导致考试时间紧张。因此,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上课尽量消化知识点。

复习知识点时,要讲究方法:以时间为主轴,形成一条历史事件演变的线索,如以“北美独立战争”为例,1775年、1776年、1777年、1783年各发生的事件串成一条历史线索。也可以历史事件的性质为中心点,把同类性质的事件连在一起比较、记忆:如美国独立战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等。

分析史实、理解的能力。历史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理出一条线索,找出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弄清每件史实前因后果,在今后历史学科的学习中非常重要。同时,还应将历史与马列主义的方法论紧密相连,用方法论作指导,去正确地评价每一历史事件。

初中的历史考点总结 第8篇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7、世界资本主义政策的调整;

8.、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及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9、中国的对外关系(古代的对外关系与新中国外交);

10.、近代科学的历程、第三次科技革命及经济全球化;

11、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不含中国);

12、20世纪以来的国际关系;

13、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4、重大的改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戊戌变法);

15、战争与和平(含两次世界大战、当今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

16、周年大事;

17、国共关系。其中邓老师强调的是专题十六,周年大事是指十周年以上的事件。

复习建议:

1、加强对考纲和教材的研究;

2、合理安排时间(对每节课的内容做一个明确而又细致的安排);

3、回归工作要到位(回归书本,回归问题);

4、注重纸笔训练,注重学法,大力加强科学能力的培养;

5、要体现复习课的特点,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抓好主题,选择好重点;

6、加强审题和解题指导;

7、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初中的历史考点总结 第9篇

一、高精度巩固知识点

1.精读课文。要逐字、逐句、逐段地反复阅读,思考词与词间、句与句间、段与段间的前后关系,弄清每一个知识点,做到完整地回忆课本。如世界现代史“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目就要弄清四个知识点:一是经济危机出现的原因;二是经济危机的出现;三是这次经济危机的特点;四是这次经济危机产生的影响。这四个知识点又是相互联系的,共同构成了关于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完整知识体系。

2.把握内涵。在弄清知识点的基础上还须向细处分析,进一步把握每一个知识点的全部内涵。如上述第一个知识点就包含以下三个要点:①资本家攫取高额利润,广大劳动人民却日益相对贫困,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②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③人们醉心于股票等投机活动,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二、高准度理解历史概念

1.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弄清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作出准确定义的前提。如高考试题第7题“康有为向光绪帝呈递的《应诏统筹全局折》实际上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因为它:a.提出了各方面具体的变法建议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的理论c.系统论证了维新变法的理论d.明确指出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此题如果能正确理解“施政纲领”的内涵,即变法的具体实施方案,便可轻易选a。又如第8题“‘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是美国侵略中国新阶段的标志。这主要是因为该政策:a.得到了列强的认可b.可使美国在华获得的权益居列强之首c.表明美国承认列强的在华特权d.有利于美国加快侵华步骤”。该题主要考查门户开放的外延,即影响,为“有利于美国加快侵华步骤”。

2.完整归纳概念内容。例如19高考第14题“中国_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的共同点是:①体现中国_的民主革命纲领②消灭封建剥削制度③维护农民利益④促进社会经济发展a.①②

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此题已对历史概念的内容进行了部分归纳,要求选出符合项。选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历史概念所含内容的归纳过程。经过归纳比较,显然②不是共同点,应选没有②的选项。

3.区别概念的异同。在复习中应把同类或相似、相近的概念进行对比,区分其异同点,从而提高对概念的准确把握。如上海高考试题第26题“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和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的相似之点是①面临极为困难的经济形势②国家颁布政策法令强制干预经济③最主要的内容是调整和复兴工业④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恢复农业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4.运用概念分析问题。仅做到对概念的理解还不够,能运用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来分析历史现象才是复习中的理想境界。如运用“分封制”的概念来分析周朝分封、秦不分封而实行郡县制、汉初分封等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运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概念来分析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等。

三、高密度串连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是知识内在的点、线、面交织而成的有机整体。在复习中,必须抓住教材中各知识点的联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知识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

1.抓点。如士族制度问题,可抓住四个点:①魏晋时期,在地主阶级中形成士族制度;②东晋南朝时期,士族势力发展;③南朝末年,士族势力渐衰;④唐朝末年,在农民起义打击下,士族被进一步摧垮。这样,对士族问题就有了完整而明确的认识。

2.串线。“线”是有内在联系的历史事件构成的知识线索。如秦朝的皇帝、三公、郡县,两汉王国问题的解决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杯酒释兵权”和元朝的行省制度,明清的废丞相、八股取士、军机处和文字狱,这些都是“点”,由这些点构成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建立、巩固、加强的发展史。

3.铺面。“面”是历史某一时期或阶段的全部内容构成的知识整体。

总之,只有系统地把握历史知识结构,才能比较轻松地掌握一个时期或阶段的整体内容,进而捕捉历史的阶段性特征,解题时才能撒得开、收得拢。

初中的历史考点总结 第10篇

历史课程改革不光是课程内容的改革,而是教学体系和教学理念的全方位改革。初高中历史无论课程体系、课程编排、课程深度与广度还是教法学法等方面都有巨大差异。在这种改革下教师感觉高一历史难教,学生感觉高中历史难学。我认为难就难在初高中历史过渡出现的“层级差”。那么如何尽快缩小“层级差”。

我认为首先搞清产生“层级差”的主要原因。

1、因学生思维特点而形成的“层级差”。

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处于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阶段。初中生的思维与高中生的思维是不同的。初中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经验型,而高中生的思维则要形成抽象思维,属于理论型的。对他们的要求是能够利用理论做指导,来归纳综合各种事实材料,掌握一定的逻辑思维程序,利用判断推理等手段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并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

2、因学生学识水平与课程容量及知识深广度而形成的“层级差”

初中历史教材内容多是简单的历史现象和结论,对历史概念和规律的定义与解释简单粗略,受初中主、副科观念左右,历史科在学生心目中地位不高,平时考试也没有体现足够的能力要求,造成刚上高一的学生历史知识不是很完整,没有形成一般的历史认识和理论常识,历史思维能力水平较低。而高中历史采用“模块”加“专题”的形式展现课程内容,避免与初中历史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有利于高中学生更集中、深入地学习和探究历史,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此外,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与现实、全局与局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但这种设计也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高一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基础,使得教与学出现了困难。例如:第八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一单元概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发展线索,从1848年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到1917年俄过十月革命再到1956年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时间跨度大,中外关联不说,理论性特强,教材可读性自然大打折扣,学生阅读难度大,不易读懂。总体而言高中学科的知识容量和难度都要比初中大,这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3.因学习习惯与学习方式不同而形成的“层级差”

由于年龄特征和心理上的差异,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及学科素养还有许多不适应高中学习之处。大多数初中生的学习上存在被动性的特点,学习习惯较差,更多的习惯于教师传授知识,普遍养成了“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考试考什么”的学习模式。由于知识简单,对知识的要求在了解和记忆的层面上的成分比较多,被动记忆的学习方法在初中历史的学习中还是很有成效的。但是高中教材内容多,课时紧,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以自学为主,必须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完成学习任务。而有的同学还以老一套的被动学习方法对待高中历史学习,结果是“学了大量的知识点,虽然背得很熟,但一用起来,就不知从何下手”,还有的同学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听课方法,上课听不懂,跟不上,穷于埋头做笔记,不得要领,不能很好的理解知识。这使得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感到深奥难懂。

4.因中高考要求的差异而形成的“层级差”

初中的中考与高中的高考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考试。初中历史教学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在量上和质上要求相对低些。在中考备考过程中,学生通过强化记忆和强化训练一般可以获取基本满意的分数;部分成绩较差的学生平时没有好好学,知识内容理解不透彻,利用初三考前突击也基本能够达标过关。但当这类学生到了高中,由于教学内容的倍增,知识难度的增加,教师教学与复习方式和考试的方法不同,便会感到力不从心,信心受挫,学习非常困难。

针对以上原因,我认为要消除初、高中历史过渡的层级,在高一阶段历史教学中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1、激发学习兴趣,缩短适应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对新事物的渴求心理和好奇心是成人所不能比的。这也是我们解决难题所必须利用好的积极心理因素。因而,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好奇心出发,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理解新事物的欲望。第一:通过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通过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三: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的点滴成功。

2、加强历史思维能力培养,使学生尽快入门。

在历史教学中,要使学生达到高素质好成绩的目标,就必须重视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新课改下的历史思维能力有:阅读和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历史事实的能力;运用已知信息解决新问题的能力。首先,以历史知识为载体,运用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其次,充分利用历史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注意总结历史规律,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3、研读课标,整合教材,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广大教师可以在课改理念和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用好教材,用活教材,从教学实际出发,在传授历史知识时,应注意帮助学生形成历史知识体系,在教学中应防止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要让学生不但见到森林,且要能明了森林纵横交错的关系,知道这棵树与别的树的枝丫是如何连接的,这样才能出入自如。

4、加强沟通,共同协作,做好初、高中教师的交接

初中的历史考点总结 第11篇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一)二战后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1、背景:(1)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暴露出了传统资本主义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弊端。

(2)二战后,发达国家吸取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惨痛教训,普遍放弃自由放任的传统,接受凯恩斯主义,采取了利用国家权力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的政策。

2、方式:(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是国家干预的重要方式(2)国家干预的.另一重要方式是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以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保证经济运行的有序状态,这些计划是指导性的,侧重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引导。(3)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也是其重要手段。(在不同的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重点有所不同。)

3、作用:(1)进步性:用国家的力量调节经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障了生产的社会性。(2)局限性:但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弊端。

(二)企业经营的变革:

1、人民资本主义:

(1)背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股份公司日益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

(2)含义:股票不再为少数资本家所有,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资本家已无法拥有企业全部的所有权。

(3)认识:股票分散化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和大量吸收资金的作用,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但是企业的决定权仍然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

2、经营者革命:

(1)原因:企业生产科技含量的增加和生产过程的日益复杂,要求企业经营者具有很高的管理才能和专业技术知识。

(2)含义:企业所有者退出了经营第一线,对企业的控制力下降,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

(3)影响: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同时经营管理人员增加,成为“新中间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的历史考点总结 第12篇

一、 等级森

严的西欧封建社会

1、 法兰克王国建立: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建立起最强大的是。

2、 查理·马特改革 (时间:8世纪前期)

①内容: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②影响: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在各级封建主之下,农奴等劳动者处在社会最底层。

(最重要的意义是: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形成。)▲强调:查理马特是法兰克王国宫相

等级森严,层层分封,各级封建主依次从属。(即“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4、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①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②教会和教皇成为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③是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二、 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1、 城市的重新兴起:10世纪重新兴起,其兴起带动了城市文明的产生。

2、 市民与封建主斗争:

①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方式:金钱赎买、武力

③典型例子:琅城自治

3、 市民阶级形成的意义: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奠定了阶级基础。

1、 东罗马帝国建立:395年,定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原称拜占廷,所以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廷帝国。

2、 东罗马帝国灭亡原因:

①为恢复过去的罗马帝国的版图,四处征讨,财金民穷,帝国内忧外患不断。

②西方军队东征,征服并统治拜占廷达半个多世纪。

③3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在西亚兴起,威胁了其统治。

3、 结果:15世纪中期,被奥斯曼土耳灭亡。

初中的历史考点总结 第13篇

着力点一:狠抓历史基础知识,准确掌握重要的史实、概念和结论,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内在联系,形成学科内容的主干系统和知识网络:

1.准确记忆基本史实,力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使知识网络化。

2.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和结论,这是形成历史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

3.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发展过程,从宏观角度去认识历史。

4.强化专题史复习,融会贯通,形成知识主干。

例如:

――中国古代史:从宏观角度把握中国古代文明演进的主要特点:明清时期的“大逆转”

――中国近代史前期(1840―1919)的近代化历程

――中国近代史后期(1919―1949)中国_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的胜利、创建新中国的基本历程

――中国现代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现代化”是理解世界近现代史的总纲:世界近代史部分要理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怎样形成的:世界现代史部分要注意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经济全球化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的演变(以三个体系、两次大战为主干)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教育改革

――中外历史的比较与联系

着力点二:学好基本理论,初步理解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几个基本观点和辩证的思维方法,提高理论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初步理解和运用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应包括:

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并由此去理解评价历史的生产力标准。所谓生产力标准。包括两个要点:一是生产力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二是生产力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根本标准。

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并由此去理解评价历史的实践标准。所谓实践标准,就是要根据实践检验的结果立论。一要“贴近史实,接近科学”;二要“实事求是,不囿于某些非科学的结论”;三要“具体分析,避免绝对化”。

③微观研究与宏观认识相结合。“微观”主要指具体史实,分析、评价历史现象时只会“就事论事”仍属微观; “宏观”主要指一个时代所面临的主要课题、主要矛盾、主要特征和根本的发展趋势。微观与宏观相结合,一方面“宏观认识必须建立在微观研究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没有宏观认识,仅仅是就事论事,很难作出正确的结论”,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④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历史。首先要认识到“文明演进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总纲”;其次要认识到“人类文明每前进一步,都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但与文明所取得的巨大进步相比仍然是“微小”的。

著名史学家刘宗绪先生说: “实事求是是原则,是总的精神,生产力标准是认识评价历史的根本尺度,微观与宏观相结合是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从文明演进看历史是必须具有的境界。”

⑤阶级和阶级斗争。

⑥个人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初步理解和掌握辩证的思维方法,应包括:原因和结果;共性和个性;现象和本质;偶然性与必然性;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继承和发展等。

着力点三:掌握学习历史的主要方法,重视解题能力的训练,探索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相关文章